每日彩票

隧道斜井洞室转换施工方案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12-30 14:52:3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8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本工程位于陕西省安康市辖区汉江右岸大巴山低山区,平均海拔410~960m,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50°,地表植被茂密,洞身发育众多冲沟,沟内主要为粉质黏土及膨胀土,大多被辟为耕地。隧道属大岭铺至安康东联络线,为二个喇叭口隧道。下行直通线(左线)、上行直通线(右线)、下行货车线隧道总长5679m,隧道地势较低地段零星分布有村庄,其间有山间小路通行,交通较为便利。
包湾村隧道增设斜井一座,斜井位置位于XDzK235+900线路左侧干沟内,斜井与线路交于XDzK230+700,平角50°0′0″,长度210m。斜0+00~斜0+30段设长度30m的缓坡平台,设计坡度为3%,斜0+30~斜0+180段设长度180m设计坡度为5.3%,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按临时工程双车道设计。斜井进入正洞后双向施工。
斜井与正洞交叉段处埋深约85米,设计为Ⅳ级围岩,施工时按设计要求以Ⅳ级围岩组织施工。
4.总体施工方案
4.1 总体方案
原设计斜井与正洞交界里程XDzK235+700,中线交角50°,根据设计正洞断面XDzK235+710~XDzK235+746处为2米加宽段,如果斜井按照原设计进入正洞后,右侧边墙就会倾入正洞加宽段XDzK235+710处,会侵入该处正洞二衬施工范围内,且斜井与正洞相交处开口达10m,为保证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在斜0+045处开始调整斜井中线角度,角度约为160°。调整后斜井与正洞交界里程XDzK235+716.563,与正洞相交70°。
斜井施工至斜0+010.8处开始洞室转换,调整段为扇形长5.3米,共立设5榀I16钢拱架,钢架间距线左1.2米,线右0.68米。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立设2榀I20a型锁口钢架,保证相交地段三维受力状态围岩的稳定。并为该处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正洞上台阶拱架拱脚与I20a型锁口拱架进行焊接,且焊接必须牢固。
进入正洞后开始挑顶开挖,每次挑顶开挖不得大于2榀拱架间距,横向立设门型I16钢拱架,拱架间距为1.5米,拱架顶下边缘标高与该处正洞设计初期支护洞顶标高为同一标高。
交叉口正洞挑顶至正洞隧道右侧边墙共需要9榀I16门型钢拱架,间距为1.5米。在开挖正洞时将影响部分割除。
开挖里程到达下行货车线中线后继续利用斜井钻爆台车向前开挖至隧道对侧边墙开挖轮廓线,之后开始收缩开挖剩余部分,修整断面轮廓,使其符合正洞设计断面尺寸。挑顶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右侧隧道拱墙部分进行开挖,使洞室支护封闭成环,即洞室转换施工完成。初期支护后,利用既有斜井台车向小里程方向开挖,并做到随开挖随支护,同时好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如果围岩允许则一边进行上台阶开挖,一边进行下台阶落底作业。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大小里程双向正洞的施工。
交叉段施工完成后,加强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采取加强措施,并尽早施工仰拱及二次衬砌,以确保施工安全。
4.2施工顺序
4.2.1第一阶段:
在斜0+045处开始调整斜井中线角度,角度约为160°。调整后斜井与正洞交界里程XDzK235+716.563,中线交角为70°。调整段为扇形,长度5米,共立设5榀钢架,钢架间距线左1.2米,线右0.52米。
支护参数为: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23cm;拱墙设置3.0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1.0米(环×纵);拱墙设置φ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
4.2.2第二阶段:
在施工至斜井里程0+010.8处开始用5榀I16钢拱架调整钢架间距,线左1.2米,线右0.725米,接近斜井0+006.22处时拱架调整为平行正洞。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立设2榀I20a型锁口钢架,保证相交地段三维受力状态围岩的稳定。并为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正洞上台阶拱架拱脚与锁口I20a型钢拱架焊接成一体,且焊接要牢固,在此处安装正洞钢架时,采用异形钢架连接至斜井锁扣钢架。
支护参数为: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23cm;拱墙设置3.0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1.0米(环×纵);拱墙设置φ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
4.2.3第三阶段:
交叉口处施工完毕后开始正洞挑顶施工,每次挑顶开挖不得大于2榀拱架间距,做到随挖随支护,严禁超挖或者欠挖,同时做好监控量测工作,监测围岩出现变化及时制定方案进行处理。
挑顶开挖施工钢架采用门型钢架支护。钢架采用I16钢拱架,拱架间距为1.5米,拱架顶下边缘标高与该处正洞设计初期支护标高为同一标高,在挑顶开挖过程勤量测挑顶的标高。挑顶至正洞右侧边墙共9榀I16钢拱架,间距为1.5米。正洞支护时将影响部分割除。
临时支护措施为: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5cm;拱墙设置3.0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1.0米(环×纵);拱墙设置φ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
交叉段施工完毕后,由于斜井钻爆台车高度不能满足正洞施工的需求,暂时不做降底工作。因此在挑顶开挖阶段,调整坡度施工,以满足钻爆台车施工正洞挑顶作业。挑顶作业至正洞右侧拱墙处,及时按照该处正洞设计支护要求进行正式工程支护的施工,并完成喷锚。待该处上台阶正洞支护完成喷锚后,对正洞右侧拱墙进行开挖并进行正式工程的支护喷锚,及时对交叉段正洞支护形成封闭环。
正式工程支护参数为:拱墙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拱部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拱墙设置3.0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1.0米(环×纵);拱墙设置φ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
交叉段钢架立设封闭成环后,需及时施工斜井铺底作业,铺底作业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正洞大小里程的施工。
4.2.4第四阶段:
交叉段挑顶作业完毕,并且将交叉段正洞支护封闭成环,洞室转换完毕。暂时不要对交叉段进行落地作业。由于斜井钻爆台车不能满足正洞施工高度的需求,继续向小里程按照设计围岩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开挖,上导施工完毕后及时对左右拱墙部分进行开挖封闭。返回在进行大里程的正洞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一段距离后。开始交叉口及大小里程的落地作业,为正洞钻爆台车组装及开挖做好准备。
交叉部分进入正洞施工,拆除斜井进入正洞临时支护时,注意割除交叉部分的门型钢架,在割除影响部分前,做好放样及量测工作,一次性割除到位。
5施工要点
正洞与斜井相交地段处于复杂的三维受力状态,为保证正洞安全挑顶施工的完成,正洞初期支护必须座落于一个牢固的落脚平台,同时应加强该段正洞初期支护的锁脚锚杆施工,防止拱架下沉。
1、交叉口处锁口设置
由于正洞开挖断面较大,为确保挑顶段正洞施工安全,在斜井与正洞交接处设置型钢锁口,锁口并排设置2榀I20a型钢架,钢架间采用直径∮22钢筋连接,C25混凝土覆盖钢架。
2.正洞拱架提供落脚平台
挑顶开挖,在正洞与斜井拱顶交界处,正洞钢架落脚点为锁扣2榀I18型钢架,锁口钢架与正洞钢架焊接连接成整体,连接完毕后及时喷护C25混凝土。
(1)斜井与正洞交叉口2榀并焊的I20a型钢架,必须测量放样确定轮廓线后支立,防止立设位置侵入正洞二次衬砌。开挖后应根据围岩状况进行初喷或锚喷临时支护。
(2)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可适当增加监控量测点的密度。尤其应对交叉口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
(3)开挖进尺不得大于2榀拱架间距,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锚杆、钢筋网片及钢拱架必须按要求设置,喷混凝土强度及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拱架背后严禁脱空。
(4)钢拱架锁脚锚杆为Φ42砂浆锚管L=3.5m,每榀拱架拱脚处各设两根。
(5)上挑施工严禁倒挖,施工正洞中线至右侧拱墙期间,需勤量测,严禁超挖。为防止掉块,必须进行初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厚度为4cm。
(6)斜井上挑开挖坡度可根据既有作业台车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以方便施工为原则。
(7)为保证交叉口段斜井支护立设钢架及斜井与正洞交叉段支护立设钢架能够以较准确的里程安设,要求在拱架安装时现场技术员要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标定出钢架安设准确里程及钢架拱顶标高与钢架底部标高。
(8)斜井交叉口段钢架均为门型钢架,制作中充分考虑施工误差,部分拱架可在现场直接切割、焊接。
(9)交叉口段正洞径向锚杆施工到位,与正洞型钢焊接牢固,构成一个完成支护体系。进入正洞后严格按照设计围岩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10)在斜井挑顶作业段后方铺底作业及时跟进,为进行挑顶施工创造良好施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