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案3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12-23 16:51:3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904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本基坑场地土、岩层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4ml,层号〈1〉)
   主要为第四系全新新统人工填筑的素填土,少量杂填土,该层局部地段为耕土。呈灰色、棕红、褐黄等色,耕土呈灰褐色,多松散状,部分稍压实,主要有粘性土组成,局部为砂土等。
   全新世海陆交互想沉积层(Q4mc,层号〈2〉)
   该层共分为4个亚层,各亚层的特征及分布如下:
   〈2-1B〉层淤泥质土层:呈灰~深灰、灰黑色,流~软素状,局部含腐殖质及贝壳碎片,多夹薄层粉细砂。
   〈2-2〉层淤泥质细砂、粉细砂层:呈灰~深灰色、灰白等,饱和,呈松
   散~稍密状。
   〈2-3〉层中粗砂层;呈灰色、灰白色,饱和,中密状,含贝壳及少量泥质,级配较差。
   〈2-4〉层粉质粘土、粉土层:呈黄色、棕红、浅灰等色,湿,可塑状为主,含少量砂,局部粘性较好。
   残积土层(Qel,层号〈5〉)
   该层按其土性和状态特征的差异可分为2个亚层:
   〈5-1〉层可塑粉质粘土或稍密粉土层:由白垩系红色泥质砂岩风化残积
   形成,呈紫红、棕红、土黄色等,湿,可塑状,质较纯。
   〈5-2〉层硬塑粉质粘土或中密粉土层:由白垩系红色泥质砂岩或砂岩风
   化残积形成,呈紫红、棕红色、稍湿,硬塑状。
   岩石全风化带(K2d2b)
   〈6〉层红层全风化带(K2d2b):岩性为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石围塘段泥质
   粉砂岩、砂岩等,呈褐红色,已风化成土状,岩石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零星分布。
   岩石强风化带(K2d2b)
    〈7〉层红层强风化带:为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石围塘段地层,岩性为泥
   质性砂岩,呈紫红色、褐红色、灰色等, 已风化成半岩半土状,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原岩结构清晰,碎块状岩芯手可折断,风化裂隙发育。
   岩石中风化带(K2d2b)
   〈8〉层中等风化带(K2s2b):为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石围塘段泥质粉砂岩和砂岩,
   呈紫红色、褐红色。粉砂状结构,中厚层状结构,泥质、钙质胶结,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新鲜,多呈短柱状或柱状,裂隙面具褐色风化膜,锤击声较脆。
   岩石微风化带(K2d2b)
   〈9〉层微风化带(K2s2b):白垩系上统大朗山组石围塘段的粉砂岩(砂岩),呈紫红色、褐红色,结构清晰,少有风化裂隙,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石多完整而坚硬,敲击声脆,多数钻孔有分布。
2.4水文地质
   本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中西部,按地下水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砂层潜水及强~中风化基岩裂隙承压水。其余土层、全风化岩及微风化岩含水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海路交互沉积砂层孔隙承压水含水层
   主要含水地层为〈2-2〉层。其中〈2-2〉层多数地段有分布,厚度一般1.1~7.5m,
   平均3.5m,属中等透水含水层。〈2-3〉层仅少数地段有分布,厚度一般0.9~5.9m,平均2.53m
   基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基岩裂隙水主要贮存于强,中风化岩带中。经岩芯观察和钻孔抽水试验得知,
   基岩裂隙以风化裂隙为主,多呈闭合性裂隙以风化裂隙为主,多呈闭合性裂隙且多有泥质填充,因此地下水在基岩中的贮存量较小,径流条件也差,透水性弱。据抽水试验,强、中风化岩石属弱透水层。由于该类岩层的涌水量和透水性主要由其裂隙所控制,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因此不能否定局部有较大涌水量的可能。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勘查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降雨量大雨蒸发量,其中大气降雨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的补给期,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根据本段路的岩土层特征及地表水的分布特征分析,本段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以大气降雨为主。其中第四系孔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含水砂层的侧向补给,流向原则上受地形控制,天然水力坡度不大,多数浅循环地下水。基岩裂隙水以垂直循环为主,径流途径相对较长。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表现为在江水低潮时向江河排泄,另外主要以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方式排泄。
   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分布
   本段含水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砂层和基岩强、中风化岩带。海路交互沉积淤泥
   质土、淤泥、粉质粘土及残积土、基岩全风化层、微风化层属透水性微弱的地层,为相对的隔水层。本区段覆盖图层中的相对隔水层在局部地段其厚度较薄,因此,覆盖层与基岩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