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路面施工方案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9-10 17:09:4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承包内容、规模: 阀门施工后,开挖的路面按照原路面类型、规格进行修复。
2、工期计划
根据建设单位工期要求及我公司施工能力,综合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计划工期为2 天。
4、质量计划及评定标准
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二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工作
  1、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设计图纸中的所有内容,熟悉并掌握该工程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作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现场交桩工作。
  2、交桩工作完成之后,组织测量技术人员及时对坐标、高程桩点进行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并设明显标志和完整记录被查用。
  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对工程范围内地上构筑高架线路、地下管线进行全面勘察,对影响施工或交叉管线位置、高度等相关内容拆迁遗留问题等作好现场记录和标示,依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结果,合理安排组织施工,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制定施工现场总体布置平面图。
  4、及时作好施工用电、水的准备工作,以及材料、设备、劳动力合理布置,有条不紊的进场。
  5、加强对参战专业技术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学习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使用新设备,确保工程顺利进。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一)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1、沟槽回填施工
1.1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待检查井内粉刷终凝后进行灌水实验合格后,立即回填,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1.2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1.3管道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回填、夯实; 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大于20cm,用机械振动夯实。回填土层与层之间要留台阶,台阶宽不小于50cm。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不得用强力夯机具夯实。
1.4回填土的压实度:胸腔范围内不小于95%,管顶以上0.4M范围内应不小于80%,其他部位应不小于90%。同时要符合路基压实度要求。
1.5检查井周围回填土,按照GB50268-97施工规范规定,井周围回填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以防质量通病发生。
1.6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可采用机械碾压。
1.7回填时沟槽内保证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物体。
1.8沟槽回填从管道、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必要时可采取限位措施。
2、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测量放线→ 路床(槽)成型→道路基层→侧石安装→人行道→ 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
  (1) 测量放线
1.1在直线上采用50m设一桩的方法,在木桩上用红线标出道路路面标高,以此对路面标高进行控制,在具体施工中利用50m桩进行每10m桩的高程测量,进而可以对道路的纵向坡度进行控制;在每10m的横断面,道路中心和两边三个桩进行道路横断面坡度控制。
1.2曲线上采用20m为一桩的方法同样用红线标出道路中心标高,同样利用其10m的标高测量。在每10m的横断面,道路中心和两边三个桩进行道路横断面坡度控制。  
  (2)路床(槽)施工
2.1路床(槽)大面积挖填时,采用机械开挖,小面积和机械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段,采用人工开挖。大面积填土路基时,挖掘机挖土汽车运土至路段,装载机平整,刮土机进一步平整,压路机碾压,洒水车浇水养护。
2.2路床(槽)开挖至路床(槽)顶面时,注意预留碾压高度。其数值可通过试验确定,一般碾压高度控制在3cm左右。 路床需要回填的地方,先进行基底平整,压路机碾压原土。而后进行分层回填,每层厚度30CM;高差较大的地带,进行分台阶回填,每台阶高30CM,宽50CM。
2.3为了保证路床结构整体性,路床挖填宽度每侧宽出路边线2米。
2.4机械开挖之后,测量员及时布置高程控制桩,人工对路床细致平整、整型,压路机碾压。
2.5压路机碾压路床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及一轮压半轮等原则, 压路机碾压路床直到无明显轮迹为止。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及其它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机械振动夯或人力夯夯实,防止漏夯、漏压。
2.6碾压成型后,立即测定其压实度,判定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按设计要求检测路床宽度、标高和平整度,并进行整修成型。
(3)道路水泥灰土基层施工
水泥灰土基础全部采用场拌法施工,白灰采用优质块灰现场消解。
  3.1材料
A、石灰:宜用1~ 3级的新石灰,其活性氧人物化物含量不得低于60%,对储存较久的粉状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含量再决定是否使用,若氧化钙加氧化镁储量小于30%的不宜使用。
B、土:土的塑性指数为7~17为最好,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
C、水泥:采用32.5#或42.5#硅酸盐水泥。
3.2土及白灰拌的摊铺
A、回填用土首先要做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现场取拟用做回填的土送实验做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B、用做回填的土不得含有树根、垃圾、砖块等杂质。回填土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若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筛土。
C、按事先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摊铺土,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铺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建筑物拣出。
D、土层整平后,用6~8t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中波,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E、用块灰时应在用灰前2~3天进行粉灰,使消解石灰粉化充分,并过1㎝筛孔的筛子后袋装运入工地。
F、按计算所得的每车石灰的虚铺面积,画出方格网,每车一个方格卸铺白灰,用乔板将石灰均匀摊开,并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以保证石灰含量。
3.3摊铺水泥
A、灰土拌和好后检查其含水量,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如含水量小应再洒水拌和。人工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B、计算每袋水泥(50Kg)摊铺面积,画出方格网。应在当日将水泥送到摊铺路段,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C、每一个网格内一袋水泥,破袋摊铺,用挂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现象。
3.4灰土拌和碾压
A、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灰土采用机械拌和,交叉口、拐角处、机械拌和不到的地段,采用人工拌和,每次拌和不得有漏拌现象发生。
B、采用灰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时投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C、灰土采用灰土机拌和,应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侵入下乘层5—10㎜以利上下粘结。
D、拌和后,如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洒水后应再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和机应紧跟随在洒水车后面拌和以减少水分流失。
E、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和花面,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F、施工中石灰土拌和均匀后,按虚铺(虚铺系数1:1.8)厚度均匀摊铺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床内,摊铺宽度同路床一致,摊铺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
  G、灰土基础施工,必须当日摊铺,当日碾压。碾压采用12T、15T光轮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方法同路床成型。
  H、灰土碾压成型后,应立即对其压实度、高程进行复测、平整,达到图纸设计要求后,开始洒水养护。
I、灰土成型后,洒水养生一周。养生期间,要保证灰土始终处于潮湿状态,严禁车辆通行。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4.1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配合比
a:水泥
采用标号不低3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品质须分别符合G B175—1995和G B136—92的规定要求。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须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检查,并及时取样进行主要品质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等复检试验。
  B:集料
粗、细集料应洁净、坚硬、耐久,其品质应符合《水泥砼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规定的要求。经确认砼配合比的粗、细集料合成级配满足下表要求后再使用。
C:水
拌和水应采用清洁的淡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建设部标准,《砼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的要求。
D:外掺剂
宜采用缓凝型减水剂,所用外加剂的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外加剂》(GB8076—97|)的要求。
E: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确定
由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送样到中心试验室。中收试验室按《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
4.2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碾压
A:清理下承层:在摊铺前对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清扫,清除浮土及松散的材料,并对下承层洒适量的水,使其表面湿润。
B:施工放样: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进,采用机动车道一侧张拉钢丝作为基准,边线超宽10㎝。每10m打一木桩,挂钢线控制铺筑高程,充分拉紧钢丝线,以免钢丝线下垂。施工三天后对中桩超宽部分放线用切缝机切除10㎝。一次放线长度控制在100米以内,摊铺中设专人护管钢丝架以免碰撞钢丝,发现问题及时整平、调直。
D、铺筑试验段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正式施工之前,选择100米做为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水泥稳定基层的工艺、松铺系数、机械组合、压路机辗压整度及辗压遍数,核定压实度:77天强度达到2—3Mpa以上,最终确定配合比。用于指导后期施工。
E、5%水泥12%灰土基础底基层施工后,每20m桩号处,测出底基层高程后,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设计高程相比较,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按做好原始记录。以确定出确切的松铺系数。
F、混合料拌和:采用场外集中拌和方式。在混合料拌合之前,根据配合比要求确定出不同生产量下各种材料转速,以保证级配准确,并料含水量和施工现场的情况,特别是雨后石料含水量变化较大,应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在各项指标确定之后,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拌和时间2min。
G、搅拌机拌第一罐拌和料时,除按原配比用量外,应增加水泥用量2%。
H、混合料运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使用20T红岩汽车和8T东风自卸汽车运输,在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
I、混合料在拌合后,宜在4~5小时内摊铺完成。
J、道路碎石基层施工,采用砖模围护以防20CM厚碎石基层散乱,采用机械摊铺人工配合找平,压路机碾压密实。
K、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采用摊铺机摊铺,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是,立即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再进行振动碾压。
L、碾压成型后,及时取样检测其压实度。
M、碾压成型后即进行洒水养护,并按期取样检测其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