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5-11-02 10:54:2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0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一、本工程质量目标
保证合格,争创优良。
二、质量目标内容及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我公司抽出精干队伍组成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采用一系列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施。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以确保各种质量活动始终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在项目经理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业主的要求,拟在本工程推行如下管理制度:
(一)、技术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度
1、项目经理部是生产技术的主管部门,从公司抽出一名总工程师作为生产技术的负责人。
2、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的会审及最终审批工作,并直接领导工程施工中“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工艺设计。
4、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汇总图纸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并报业主、监理及设计三方,以求得解决。
5、施工中实行二级技术交底制,第一级交底为公司工程部组织由公司总工程师对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及其他施工管理人员的交底,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内容、重点工序的施工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第二级交底为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操作人员的交底,涉及工艺要求、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6、技术交底必须反复细致地进行,不断总结,以达到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交底保持详细记录。
(二)、工程任务单制度
1、由主管施工员开据任务单给作业班组,书面明确当天生产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2、作业班组按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后,施工员检查任务完成是否满足要求,质安员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材料员检查材料耗用是否超过定额要求,并交下道工序作业班组验收。
3、作业班组每周凭签认手续完备的工程任务单进行结算。
(三)、工程中间检测、验收制度
1、隐蔽工程实行三级验收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质安员检验→质安部门检验。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序检验,必须经总工程师检测合格 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3、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测,未经验收、检测合格的工序不得放行。
4、经验收、检测合格的工序记录标识“合格”。
5、经验收、检测不合格的工序,在工序发生地挂牌标识“不合格”, 并采取返工或返修措施,直至验收合格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四)、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施工技术负责人按有关施工规范、设计及工艺要求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指挥。
2、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得野蛮施工。
3、施工管理人员发现操作人员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上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督促操作人员立即纠正。对于因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的,视情况严重、损失大小,及时逐级上报公司、监理及业主,并以书面形式记录报告过程。
4、质安员有权制止任何违反施工规程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
(五)、定期进行质量改进工作总结制度
1、每周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测量及评估,运用统计技术对质量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找出主要矛盾。
2、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及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后,由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质量通病的办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六)、制定更为严格的质量评定标准
为争创优良,我公司将根据本工程的情况,结合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我工司内部用于本工程的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工程合格率要求为100%,分项工程优良率为98%。
(七)、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质量保证的依据
⑴、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
⑵、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
⑶、施工合同;
⑷、施工组织设计;
⑸、产品材质证明,检测报告等。
2、设专职材料管理人员,保证责任到人
专职材料员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检查、保管和使用。
3、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
⑴、仔细阅读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等与工程所用材料有关的文件,熟悉这些文件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厂家等内容,列出详尽的需用材料计划。
⑵、认真查阅所有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时与厂家做好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交底。
4、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
⑴、物、单相符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到场材料的实际情况与所要求的品种、规格、型号技术要求、厂家等是否相符,以上内容与产品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
⑵、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都必须有质量保证资料(苗木检疫证、合格证等),且必须盖有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的红章。
⑶、及时复验: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明确复验项目;取样频率应正确;
⑷、合格材料、不合格材料、待检材料均应有明显界限和标识,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清理出场。
⑸、特殊材料的供应渠道:各种特殊材料要与生产厂家联系确定其具备保证质量、及时供应的条件。并考察其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特殊材料的产品认证情况。特殊材料采购时要对供应厂家生产产品进行现场检查、现场见证取样。特殊材料进场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使用前严格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