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轨道交通五号线某段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9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12-14 17:22:3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31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本工程为广州轨道交通地铁五号线首期工程,位于广州市某岛上、某铁路的路基北侧,某放射线北桥旁。施工内容包括某南站的地下车站和高架车站工程、某村至某段高架桥工程、地铁五号与六号线的联络线工程。
2.1、某南站工程
某南站为五号线与六号线在某岛的换乘站,工程包括五号线高架车站区段、地下车站和明挖隧道区段。位于某岛双桥公园附近,某铁路的路基北侧,五号线高架车站为东西走向,六号线地下车站为南北穿行。车站总建筑面积15001.58m3,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438.58m3。
2.1.1、五号线高架车站
五号线车站为高架岛式站台,站台宽8m,有效长度为106m,线间距11m,轨面标高18.3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三跨一联(32.5+41+32.5m)等截面斜腹板单箱单室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高2.5m,顶宽16.3m,底宽7.4m,悬臂4.45m,箱梁结构顶面平坡。
车站高架桥墩采用独柱矩形扩头墩(带圆弧倒角),承台为双桩承台基础,钻孔桩直径为1.2m,桩基以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入岩1d(d为桩径)。
2.1.2、地下车站和明挖隧道工程
六号线车站为地下侧式站台,分为南、北两部分站厅,设有3个人行通道出入口和二个备用出入口。站台宽6.5m,有效长度为75m,线间距5m,设置屏蔽门系统,站台层轨面埋深10.8m(从地面计)。地下车站标准段总高度为18.36m,标准段总宽度19.3m,底板埋深(标准段)11.08m,顶板覆土厚度为3.45m。
地下车站结构采用整体式矩形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底板厚为1000mm,底纵梁为1600×1400mm,侧墙厚为800mm,顶板厚为800mm,顶纵梁为1800×1200mm,均采用C30混凝土。
2.1.3、车站附属结构
车站主体共设置五个出入口通道(其中两个为预留),Ⅰ号出入口由地下站台西北端直接出地面,Ⅱ号出入口设置为预留结合天桥出入口,从车站西北端伸出一个楼梯到后期建设天桥时考虑伸出地面。Ⅲ号出入口设置于道路岛上,共有两层。结全换乘考虑Ⅳ号出入口也置于车站东北端。在休息平台可以与物业地下室相接。
风亭布置:车站北端隧道风亭设于双桥中路西侧绿化带上,车站南端风亭(车站大系统进排风亭)也设于双桥中路南侧绿化带上,冷却塔设于大系统进排风亭,车站南端隧道风亭考虑由区间设置隧道风机房。
2.2、桥梁工程
高架桥区段自西向东分为某村段高架桥、某西桥、某段高架桥,另还包括五、六号地铁联络线的高架桥。
2.2.1、某西桥
主桥W/1~W/8墩上部结构为7×50m的七跨一联等高斜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高3.4m,顶宽9.4m~9.7m,底宽4.44m,悬臂2.05m~2.2m,箱梁结构顶面平坡。其中W/2~W/8墩为6×50m连续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而W/1~W/2墩为一跨曲线变宽箱梁,在顶推到位后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
主桥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单柱式矩形截面扩头墩(带圆弧倒角),承台为双桩承台,钻孔桩直径为2.0m,桩基以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入岩1d(d为桩径)。
  2.2.2、某村段高架桥
  F/5~F/8、F/8~F/11、F/11~F/14墩上部结构为3×30m 等高截面单箱单室斜腹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底宽4.96m,悬臂2.05m,箱梁顶宽9.7m(其中F/5~F/8段顶宽9.4m~9.7m),箱梁结构顶面平坡。
  F/14~W/1墩上部结构为4×30m 等截面单箱单室斜腹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9.7m,底宽4.96m,悬臂2.05m,结构顶面平坡。
  下部结构采用独柱矩形截面扩头墩(带圆弧倒角),承台为双桩承台,钻孔桩直径为1.5m,桩基以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入岩1d(d为桩径)。
  2.2.3、某段高架桥
  W/8~D/5墩上部结构为5×25m 等高变截面异形连续箱梁,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9.4m~15.06m,底宽4.44m,悬臂1.0m~2.2m。
  D/5~D/9、D/9~D/13、D/13~D/17墩上部结构为4×30m 等截面单箱单室斜腹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5.3m,底宽2.96m,悬臂1.0m,结构顶面平坡。
  D/17~D/20墩上部结构为3×29.708m 等截面单箱单室斜腹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5.3m,底宽2.96m,悬臂1.0m,结构顶面平坡。
  而D/20~D/21之间为五号线106 m长的某地铁站高架桥区段。
  D/21~D/25墩上部结构为4×30m 等高斜腹变宽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5.3m,底宽2.96m,悬臂1.0m,结构顶面平坡。
  D/25~D/28台上部结构为4×30m 等高斜腹变宽连续箱梁,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梁高1.8m,顶宽5.3m,底宽2.96m,悬臂1.0m,结构顶面平坡。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独柱矩形截面扩头墩(带圆弧倒角),承台为双桩承台,钻孔桩直径为1.2m;桥台采用U型薄壁式桥台,桥台基础采用钻孔桩,桩直径为1.0m;桩基均以微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入岩1d(d为桩径)。
2.3、工程地质
  2.3.1、地质概况
  工程场地内处于近东西向某断裂和珠海(大德)断裂通过。某断裂活动主要表现为上盘下降,控制第四纪地沉积。在历史时期沿该断裂发生过一些中、小强度的地震,现今仍有一定的活动性;珠海断裂右旋错动了石炭系和上白垩纪地层。该断裂的现今活动性比较弱。
  工程场地地形起伏变化大,钻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差异大。第四纪覆盖土层厚度为3.7~44.8m,土层厚度变化很大。上覆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粉细砂、中砂、粗(中)砂、砾砂、(粉质)粘土、粉土和粉质粘土,土层性质较复杂。下伏基岩面埋深为3.7~44.8m,起伏大,岩性主要有:泥岩、泥质粉砂岩、灰岩(沉积岩)、辉绿岩(火成岩)和角砾岩(断层构造岩)等。其岩性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变化较大,拟建场地内有某断裂和珠海断裂通过,部分钻孔揭露到断层泥质现象,整个场地的工程地质复杂。
  1、某段场地内上部覆盖土层主要为人工堆积而成的杂填土,珠三角洲冲(淤)积成因的淤泥(淤泥质土)层,粉细砂,中粗砂和砾砂层,残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层,覆盖层总厚度10.1~24.9m。下伏基层为泥质粉砂岩、泥岩,侵入岩系的辉绿岩及石炭系的灰岩。该段地下溶洞发育,部分溶洞为串珠状溶洞,从某出口放射线A6.2标施工情况来看,大部分孔位(约占70%)均有不同孔径的溶洞出现,其中大的溶洞洞高高达11m,这给现场桩基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桩基施工极其困难,部分桩位出现了大面积塌方。
  2、某西桥段场地内上部覆盖层同某段,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泥岩,侵入岩系的辉绿岩及石炭系灰岩。该段靠近某岛的部分桩位溶洞发育,约40%的桩位有不同孔径的溶洞和串珠状溶洞出现。
  3、某村大道段场地内上部覆盖层同某段,覆盖层总厚度13.2~18.9m,下伏基岩大部分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含砾粉砂岩和石炭系灰岩。该段地质情况比较稳定。
  2.3.2、地下水情况
  场地属某河流冲积平原地貌单元,现仍有某宽阔东西河水道。第四覆盖土层除人工填土外,主要双冲积成因的粉细砂、中砂、粗砂和砾砂为主,次为粉土,淤泥质土,再次为残积成因的粉质粘土无意中 积成因的砂土,粉土与某河床的砂土连通,水量相当丰富,测得的稳定水位介于1。18m。该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等腰三角形级为“弱”。场地下伏基岩强风化层裂隙发育,有一定量的裂隙水,一些地方灰炭岩岩溶发育,出现灰岩破碎层或溶蚀或溶洞,一些溶洞成串珠状出现,这种不良的地层,会蕴藏一定量的裂隙水和溶洞水。
  2.3.3、地震裂度
工程场址地震基本烈度为Ⅶ(七)度。建筑场地类别属中软场地Ⅱ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