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0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5-09-15 15:38:5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8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1.2工程概况
1.2.1道路工程部分
xx线(xx段)道路位于xx市中心城区西北面,东西走向,经过云岩区和xx新区。道路分左、右两幅,左线道路ZK2+678.401~ZK5+175.695, 右线道路YK2+700~YK5+214.242。道路起点位于小关立交,接xx线道路工程瑞金北路延伸段终点,桩号为ZK2+678.401,YK2+700。终点于xx新区东部接入兴筑东路三期与金工路交叉口。
本标段为隧道标(B标),左、右两幅的起点均为K3+807,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隧道标以隧道西进口(左线桩号ZK4+761.2, 右线桩号ZK4+800)为界,东侧为隧道工程部分,西侧为道路工程部分。
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左线隧道一座,长943.38米. 右线隧道一座,长953.50米。全线均为双向六车道。
各单幅横断面如下:
隧道段:1米检修道+12.25车行道+1米检修道=14.25米
道路段:5米人行道+12车行道=17米,道路段两幅道路间设置绿化带。
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情况如下:
车行道:
SMA-13沥青 (Ⅰ型改性沥青) 5cm
AC-20沥青混凝土(Ⅰ型) 5cm
玻璃纤维格栅一层(BJG80×80)
AC-25沥青混凝土(Ⅱ型) 7cm
6%水泥稳定碎石 30cm
级配碎石 20cm
压实土基
结构总厚度67cm,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人行道:
24.5x24.5x5cm水泥混凝土预制彩砖,1:3水泥砂浆卧底厚2cm,10cm厚C10素混凝土,10cm厚填隙碎石,总厚27cm。
1.2.2 隧道工程部分
工程概述
xx线3号隧道位于xx市城区北部黔灵公园西侧厂黄坝乡境内。其起点与xx线黔灵桥相接,终点距已建金马路约400米。隧道起点到终点仅有一条宽5~6米的乡村路相接,交通不便。
xx线3号隧道左线起讫ZK3+822.62~K4+766,长943.38米。右线隧道起讫YK3+851.5~YK4+805,长953.5米。
地形地貌
隧址区地貌上属中低山沟谷及溶丘地貌。区内以黔灵湖西侧总体上呈南北向的山脊为分水岭。
工程地质
隧址区地表岩溶主要为开放的溶沟、溶槽,未见岩溶洼地、落水洞等不良岩溶地质现象,地下岩溶以隐伏的溶隙、溶孔为主,主要发育在杨柳井组及改茶组地层中。
隧址区及附近的环境较好,未发现有滑坡、塌陷、地裂隙缝等不良地质现象。但进口段仰坡由于顺向坡开挖时,将形成临空面,存在整体滑坡的可能,同时由于坡角大(45°)岩体裂隙切割,表层覆盖层2.7米左右,因此存在岩体崩塌,覆盖层滑移的可能。
水文地质及气象特征
水文地质
场区位于小关湖与金华湖地表水系分水岭地带,3号隧道进口高于黔灵湖约100米,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含水层中以地表泉、井水形式和地下水的形式最终排入黔灵湖。
3号隧址区附近,仅在里程桩号ZK3+940位置左侧,距左线隧道约120米有一水塘,该水塘为冲沟拦截蓄水,水塘出现在含水层节理裂隙密集部位及含水层与隔水层侵蚀切割的部位,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上部山体泉、井水的渗流。
离隧址50米有一处泉点出露流量为0.5L/S,高程高于隧道底板7~8米。
场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半干燥夏季湿润气候地带,气候温热湿润,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阴雨多雾,日照期短,温差较大。
区间气候温暖潮湿,降水充沛,地表径流丰富,为地下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沿线地势较高,切割剧烈,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各类岩组的裂隙较为发育,为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条件。区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两种。
气象要素、变化与流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特点相适应,多年平均气温13.4℃。多年平均降雨量1129.8毫米,最大日降雨量133.2毫米。
设计标准
xx线3号隧道按小净距分离式设计,上、下行道路中线间距约23.90~30.10,隧道轴线间距24.02~30.225m,隧道进口及洞身段
左线位于R=1000m的圆曲线上,右线位于R=1300m的圆曲线上,出口段处于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