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某市政道路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16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5-07-14 12:59:0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34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一、概述
本次招标的工程项目(淮南市广场北路、学校路、惠利大道、合淮路道路工程施工x标段)为淮南老城区的Ⅰ级城市主干道,是市委、市政府为缓解交通“行路难、停车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它的建成对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交通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程概况
田大南路北起国庆东路,南至洞山东路,全长3183.877m;淮舜北路南起国庆路,北至沿淮路,全长2162.11m,本次设计淮舜北路道路中心线基本沿原淮舜北路走向,全线为直线;人民北路南起国庆东路,北至淮建路,全长1519.199m,本次设计人民北路道路中心线基本沿原人民北路走向,在桩号4+62处设置半径635米的圆曲线,在桩号12+0处设置半径为450米的圆曲线;学院路北起沿淮路,南至国庆路,道路全长1858.379米,四条道路小计全长约8.724公里。
本次招标范围:施工图纸及招标代理机构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和附属工程。
1、田大南路(国庆路~洞山东路)道路改造工程
田大南路改造工程全长为3183.877米。沿线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啤酒厂路、朝阳东路、广场路、陈洞路、学院路、龙湖路、人民路、淮舜路、田大路、水厂路、建兴路、建设路、振兴路,终点为规划中兴路。
(一)、道路工程
改造后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为:6.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2.5米绿化带+11.5×2=23米(机动车道)+2.5米绿化带+4.5米非机动车道+6.5米(人行道)=50米。
2.1.1.1机动车道部分
机动车道淮潘路(合淮路)~田大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保留利用,部分路段加宽机动车道;田大路~中兴路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全部拆除新做;部分加宽段拆除原设绿化带和慢车道,道路基层采用22cm厚C35水泥混凝土+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厚碎石三合土。面层从上到下依次为:4cm厚AC-13C细粒式SBS(I--D)型改性沥青混凝土(掺0.3%沥青专用纤维下设粘层乳化沥青)+6cm厚AC-16(F)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设粘层乳化沥青)+ 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5cm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找平层+0.8~1.0mm厚的粘层沥青。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机动车道淮潘路(合淮路)~陈洞路段(路线长度为3265米)和田大路~中兴路(路线长度为3108米)原机动车道15米改建为23米,需向道路南北两侧各拼宽4米,因此需拆除现状的2.5米绿化带和1.5米的慢车道,同时田大路~中兴路段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全部拆除新做,因此该两段道路部分工程量较大。陈洞路~田大路段(路线长度为3220米)大部分路段均在现状道路上直接进行沥青罩面,遇道路交叉口展宽段、过渡段和公交站台地段进行局部拼宽。
2.1. 1.2非机动车道部分
道路非机动车道从上到下结构层分部如下:4cm厚AC-13C细粒式SBS(I--D)型改性沥青混凝土(掺0.3%沥青专用纤维下设粘层乳化沥青)+ 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下封层+36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0cm厚碎石三合土+路基夯实。
2.1. 1.3人行道及道路侧石
道路人行道部分采用6cm厚花岗岩人行道铺设+3cm厚1:3水泥砂浆垫层+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15cm厚碎石三合土+路基夯实;道路侧石采用花岗岩侧石,C15砼垫层和靠背。
2.1.1 .4老路面板块处理
针对老水泥路面存在裂缝、断板、缺角、接缝破碎(张开)、坑洞和错台等病害需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结合现场水泥板块病害的严重情况实施补强和加固措施。
(二)、排水工程
国庆路排水工程分两部分:淮潘路(合淮路)~广场路为新建雨水干管,广场路~中兴路为现状雨水干管,本次结合道路进行改造。新建与原有雨水井连接雨水口,并对原有雨水管道进行疏通清淤。
本工程所有的雨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砼排水管(Ⅱ级),管径为D300~D1200
mm,雨水检查井和雨水口采用砖砌井。新建排水管道主要工程量为D300mm的平口管长度为1200米,D600~D1200mm的承插管长度为4290米,砖砌收口式检查井480座,380×1450mm双箅偏沟式雨水进水井1920座,检查井井圈加固48处。
(三)、附属工程
本次招标内容含道路沿线的路灯、绿化、标志、标牌标线及护栏、交通监控及信号灯。因附属部分施工图纸尚未提供,本组织设计暂不详细介绍。
2、朝阳路(广场路~淮舜路)改造工程
朝阳路为东部城区一条交通及生活性主干道,本次招标范围为广场路~淮舜路,桩号范围为K0+025~K3+231段,道路长度为3206m。现状道路断面形式为三幅路,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为40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招投人提供的《朝阳路老路路况调查报告》分析:现状路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质量较好,局部位置路面出现破损、断板现象。因此本次招标主要针对机动车道原有混凝土板块进行整治,加罩沥青砼方式进行处理。
(一)、道路工程
(1)、淮南市朝阳路(广场路~淮舜路)改造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Ⅰ级主干道,道路改造后红线宽度为40m,设计车速为50km/h,路面设计标准荷载:快车道BZZ-100级,慢车道BZZ-60级,路面设计年限15年。道路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
(2)、改造后的道路标准横断面
淮南市朝阳路(广场路~淮舜路)改造工程现有道路为双向四车道,改造后为双向六车道,标准横断面设计为:5.0米(人行道)+4.0米(非机动车道)+22米(机动车道)+4.0米非机动车道+5.0米(人行道)=40米。
2.2.2.1原有的机动车道改造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板块处理后实施,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加罩的基本厚度为13.5cm,从上到下的结构形式为: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掺0.05%12mmpp沥青混凝土用复合纤维,掺0.5%沥青改良剂粘层)+7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掺0.5%沥青改良剂粘层)+2.5cm厚应力吸收层+粘层+铺设防水卷材(板缝处);加罩厚度13.5~20.5cm的路面结构在应力吸收层上部加铺≤7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粘层;加罩厚度20.5~29.5cm的路面结构在应力吸收层上部加铺两层(≤9cm厚+7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和粘层;加罩厚度>29.5cm的路面结构在粘层下铺设防水卷材(板缝处)+>16cm厚C30水泥混凝土。
2.2.2.2绿化带拆除后加宽和新建部分
基本厚度13.5cm结构形式同原有的机动车道,下部基层从上到下如下:22cm厚C30水泥混凝土+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层+素土夯实。
2.2.2.3非机动车道
考虑远期拓宽双向八车道,按机动车道标准实施,路面结构如下: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掺0.05%12mmpp沥青混凝土用复合纤维,掺0.5%沥青改良剂粘层)+7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掺0.5%沥青改良剂粘层)+2.5cm厚应力吸收层+粘层+0.6cm厚ES—2型稀浆封层+22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层+素土夯实。
2.2.2.4人行道及侧石
人行道结构形式如下:6cm厚花岗岩或纽西兰地砖+3cm厚1:4水泥砂浆+8cm厚C15砼+20cm厚3%水泥稳定碎石+素土夯实。其中广场路~淮舜路段面层人行道采用花岗岩,淮舜路~施工终点K4+200段,人行道面层采用纽西兰地砖。道路侧石采用花岗岩侧石,C15砼垫层和靠背。
2.2.2.5老路面板块处理
针对老水泥路面存在裂缝、断板、缺角、接缝破碎(张开)、坑洞和错台等病害需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结合现场水泥板块病害的严重情况实施补强和加固措施。
(二)、排水工程
现状管线检查井:由于本工程道路改造路面标高抬高,需对沿线保留的检查井井圈和井盖结合设计路面标高作升高、整修和加固处理。
现状的雨水口:因道路标高抬高和机动车道拼宽、非机动车道改造,现状的雨水口废除,在非机动车道外侧新建道路雨水口。雨水口分偏沟式单箅雨水口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两种形式,其中单箅雨水口尺寸采用380*680mm,双箅雨水口尺寸采用380*1450mm。
新建排水管道主要工程量为D300mm的UPVC(S2)双壁波纹管长度为3210米,雨水进水井及检查井井圈加固214座。
(三)、附属工程
本次招标内容含道路沿线的路灯、绿化、标志标牌及护栏、交通监控及信号灯、行人过街地道及天桥。因附属部分施工图纸尚未提供,本组织设计暂不详细介绍。
3、淮舜路(国庆路~洞山路)道排工程
(1)、淮南市淮舜路(国庆路~洞山路)改造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Ⅰ级主干道,道路规划红线国庆路—朝阳路段宽度为40m,朝阳路—洞山路段为60m,设计车速为50km/h,路面设计标准荷载:快车道BZZ-100级,慢车道BZZ-60级,路面设计年限15年。本次实施的淮舜路为老路改造,本着充分利用原水泥砼路面的原则,采用沥青混凝土罩面,进行“白加黑”改造。
(2)、改造后的道路标准横断面
淮南市淮舜路(国庆路~洞山路)道排工程现有道路为双向四车道,改造后为双向六车道。国庆路~朝阳路段40米宽标准横断面设计为:3.0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0米(绿化带)+23米(机动车道)+2.0米(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0米(人行道)=40米;朝阳路~舜耕路段60米宽标准横断面设计为:5.0米(人行道)+3.0米(设施带)+4.5米(非机动车道)+6.0米(绿化带)+23米(机动车道)+6.0米(绿化带)+4.5米(非机动车道)+3.0米(设施带)+5.0米(人行道)=60米;舜耕路~洞山路段60米宽道路因受下穿铁路的限制横断面形式进行调整,原双向四车道改造为双向八车道,将现状的人非系统混合道改造为机动车道,现状的人非系统混合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有挡墙,本次予以破除,具体标准横断面设计为:7.5米(新增箱体人行道)+7.5米(原设桥台)+7.0米(机动车道)+1.5米(绿化带)+13.0米(机动车道)+1.5米(绿化带)+7.0米(机动车道)+7.5米(原设桥台)+7.5米(新增箱体人行道)=60米。
2.3.2.1机动车道改造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板块处理后实施,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加罩的基本厚度为12cm,从上到下的结构形式为: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BS型改性剂掺3%~4%,加0.3%沥青混凝土专用复合纤维)+8~12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掺0.5%沥青改良剂)+聚酯玻纤格栅(满铺)+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下封层+铺设防水卷材(板缝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
绑宽部分水泥混凝土基层结构如下:22cm厚水泥混凝土+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层+30cm厚2.5%水泥稳定碎石基底层+路基夯实;单块板破除新建水泥混凝土结构形式:22cm厚水泥混凝土+30cm厚水泥混凝土+15cm厚2.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路基夯实。
2.3.2.2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朝阳路~舜耕路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为:3cm厚AC-10(F)细粒式沥青砼+粘层+5cm厚AC-16(F)中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PC-2)透层、下封层+20cm厚4.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2.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国庆路~朝阳路、舜耕路~洞山路结构从上到下为:3cm厚AC-10(F)细粒式沥青砼+粘层+5cm厚AC-16(F)中粒式沥青砼+乳化沥青(PC-2)透层、下封层+18cm厚4.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基夯实。人行道路面结构层如下:6cm厚纽西兰地砖+3cm厚水泥砂浆+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基夯实。朝阳路~舜耕路段部分路段在绿化到处设置停车位,停车位面层采用6cm厚草坪砖+3cm厚种植土+15cm厚砂石垫层+土路基夯实。道路侧石采用花岗岩,C15砼垫层和靠背。
2.3.2.3路面板块处理
针对老水泥路面存在裂缝、断板、缺角、接缝破碎(张开)、坑洞和错台等病害需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结合现场水泥板块病害的严重情况实施补强和加固措施。
(二)、排水工程
国庆路~洞山路,雨水就近按入水系,国庆路~朝阳路段、体育路~洞山路段利用现状雨水管道,朝阳路~体育路采用新建雨水管道。新建雨水管道管位位于道路中心线东、西9.5m处。
本工程所有的雨水管道管材采用钢筋砼排水管(Ⅱ级),管径为D300~ D1000
mm,其中管径D>500mm采用承插橡胶圈接口,管径D≤500mm采用平接口,雨水检查井采用收口式或盖板式砖砌井,雨水口采用380×1450mm偏沟式双篦雨水口。因道路标高抬高和机动车道拼宽,现状的雨水口废除,在机动车道绑宽部分外侧新建道路雨水口,现状利用的雨水管道进行清淤处理。
新建排水管道主要工程量为D300mm的平口管长度为1202米,D600mm的承插管长度为320米,D800mm的承插管长度为419米,D1000mm的承插管长度为40米,砖砌收口式或盖板式检查井计21座,380×1450mm双箅偏沟式雨水进水井184座,检查井井圈加固21处。
(三)、附属工程
本次招标内容含道路沿线的路灯、绿化、标志、标牌标线及护栏、交通监控及信号灯。因附属部分施工图纸尚未提供,本组织设计暂不详细介绍。
三、工程地形地貌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国庆路为淮南老城区东西走向的货物运输外围主通道,朝阳路为东西走向的市中心繁华商业街,淮舜路南北走向的市中心工业街。沿线现状为正在使用的道路及需改建的道路,道路两侧为商贸金融中心、住宅小区、公园等。
四、工程特点
经研究设计施工图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实地踏勘,对周边环境等因素的调查,该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本工程路线长达14.897公里、任务特重、时间特短、工期特紧。
(二)、本工程地处淮南市城市繁华地带,沿线分布有商贸金融、办公、宾馆、住宅、学校等,是连接淮南市老城区内部的重要通道,加强与外围的联系,解决老城区的人货、车辆疏散的主要通道。沿线道路交叉口众多,车流量大,交通繁忙,施工交通组织困难,施工干扰大。
(三)、由于是市区道路改造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高。
(四)、现状的地下管线错综繁杂,管线保护及协调工作任务繁重。
(五)、新建或改建的配套管线将会占用相当部分工期与施工场地,给原本紧张的工期变得更为紧迫,同时与配套管线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将会相当艰巨。
(六)、在顾全交通组织的前提下,施工场地范围变得相当狭窄,须认真做好场内组织,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工序的先后施工顺序,综合考虑土方平衡,余土外运,构筑物的拆除时间、线路,设备计划和各种材料的调配运入计划。
五、施工难点及对策
(一)、本工程在现有道路上进行改造,施工期间拟实行交通半封闭,交通组织及施工顺序的紧密协调、配合尤为重要,交通组织是本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之一。经周密考虑,拟定采用分阶段施工,具体的施工分阶段交通组织措施详见后面章节。
(二)、管线保护是本工程施工重点之二,由于本工程是在已建道路上进行施工,现状陈洞路地上地下分布有雨、污水管、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热力、通信等管线。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施工,施工前应对可能触及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探明,作好标志,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