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8-08 11:27:4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8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1)路线平面图
   1.根据实测的平面设计数据资料给出交点桩号、偏角、圆曲线半径等条件,计算确定缓和曲线长度;
   2.计算平曲线要素和曲线主点桩号,要求至少选择一个S型曲线;
   3.由已知点坐标推算各交点坐标。
  平面图上应示出:路线起讫点里程,交点位置及编号,公里桩、百米桩、曲线主点位置,曲线要素表等。
  (2)路线纵断面图
   1.根据各里程桩号及对应的地面高程,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地面线。
   K0+000.000处地面控制高程为294.37米, K1+000.000处地面控制高程为312.37米, K3+000.000处地面控制高程为365.47米, 终点处地面控制高程为342.37米,
   2.拉坡。首先应确定、标绘高程控制点(包括路线起讫点、桥隧、交叉口、越岭线哑口、沿溪线水位、平坦地形、低洼潮湿地区、农田等地形条件的最小填土高度、山区地形的经济点、挖方点等)。确定设计高程时,应根据技术标准规定的公路的最大最小纵坡、坡长限制、平均纵坡、合成坡度等等指标,并结合控制点的高程等,确定出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线。该设计线必须既满足技术标准,又能尽可能地照顾平、纵面线形的协调,同时还是最经济的设计。
   3.确定变坡点位置(桩号)、变坡点高程及纵坡度。纵断面设计线不宜太碎,应保证最小坡长要求,变坡点应选择在整10米的桩位上,变坡点高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0.000),中桩精度小数点后两位(0.00),坡度值为0.00%。
    4.选取各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计算各竖曲线要素。
   5.计算各中桩设计高程及填挖高度(精确到0.01米)。
   6.路线纵断面图绘制格式
  图纸格式:自下图框线向上应绘出:标题栏,超高,直线及平曲线,里程桩号,坡度及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地质概况,绘图部分。
  纵断面图中应示出: 地面线(细实线);设计线(粗实线);竖曲线位置示意图及要素。
  (3)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横断面图按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的顺序排列
  (4)路基施工横断面设计图
  (5)进行弯道视距校核
   对于曲线内侧受建筑物、树木、特别是路堑边坡等限制较严的弯道应进行视距检查。视距检查可按公式计算最大横净距来进行,也可按绘制包络图的方法进行。要求每人至少进行一个弯道的详细视距检查设计,并将计算附于计算书中。其他弯道的视距检查只说明检查结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