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毕业设计-高速铁路设计8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10-08 19:07:5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其以上的铁路为高速铁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关高速铁路的定义还在不断更新。
   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铁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20世纪70年代,日本把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欧洲铁路联盟于1996年9月发布的互通运营指导文件(96/0048/EC)对高速铁路有了更确切的规定:新建铁路运营速度达到或超过250km/h;既有线通过改造使基础设施适应速度200km/h;线路能够适应高速,在某些地形困难、山区或城市环境下,速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自以日本新干线、法国TGA为代表的高速铁道投入运营以来,高速铁路以安全可靠、技术创新、优质服务等特色为铁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高速铁路的成功,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的速度不小于250Km/h的高速铁路总长达8000Km以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韩国、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
   在亚洲,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当时最高运行速度为240Km/h,使东京到大阪的运行时间从6h30min缩短到3h。日本接着又相继修建了山阳、东北、上越、北陆、山形、秋田等新干线,形成了纵贯日本国土的新干线网络,被誉为“经济腾飞的脊梁”,并有新建新干线和改造既有线的计划。2004年4月1日,韩国汉城-釜山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00Km/h。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的高速铁路已投入运营。印度也在开展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欧洲高速铁路建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划,根据这个规划,2020年将形成以一个新建高速铁路10000Km,改造既有线15000Km,遍及欧洲并连接主要国家首都的高速铁路网。欧洲是目前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最多的地区。截止2002年末,欧洲高速铁路已有3260Km投入运营。
   法国1981年开通了TGA东南线,1989年开通了TGA大西洋线,1993年开通了TGA北方线,1994年开通TGA东南延伸线,1996年开通了TGA巴黎地区联络线,2001年6月,TGA地中海线开通运营,完成了纵贯法国的高速铁路干线。
   在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铁路和曼海姆-斯图加特铁路于1991年投入运营,运营速度为280Km/h。此后汉诺威-柏林铁路于1998年投入运营。2002年8月,德国科隆-法兰克福高速线开通,是德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在这条线上运行的第三代ICE3型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330Km/m,允许列车晚点时刻车在此速度上赶点运行。2003年,德国联邦交通网计划确定修建连接南北的柏林-慕尼黑的高速线,现正在修建中。
   意大利1987年初将列车速度提高到250Km/h,同时意大利已制定了一项高速铁路长期发展计划,将用2条高速线构成T字型全长1300Km的高速铁路骨架。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国正在建设高速铁路。除了西欧各国正在建设高速铁路网外,东欧、南部欧洲等国也在积极进行既有线基础设施提速改造。
   如今,一贯比较重视发展航空和公路运输的美国也开始拟订高速铁路建设计划。
澳大利亚铁路重载闻名于世,近年来也委托TMG公司对墨尔本-布里斯班东海岸铁路的轮轨高速进行论证。
   自有铁路以来,人们就在不断致力于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1825年出现在英国的第一条铁路,其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只有24km/h,1829年“火箭号”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就达到了47km/h,几乎提高了1倍。19世纪40年代,英国试验速度达到120km/h,1890年法国将试验速度提高到144km/h,1903年德国制造的电动车组试验速度达到了209.3km/h。这时期英国西海岸铁路用蒸汽机车牵引的列车旅行速度达到了101km/h。1955年法国电力机车牵引的试验车组最高运行速度突破了300km/h,达到了311km/h。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210km/h,旅行速度也达到了160km/h。此后列车试验速度不断刷新:1981年2月法国TGV试验速度达到380km/h,1988年5月德国ICE把这一速度提高到406.9km/h,半年后法国人创造了482.4km/h的新纪录,1990年5月18日法国TGV-A型高速列车把试验速度提高到515.3km/h,2007年4月3日法国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TGV最新型“V150”超高速列车行驶试验速度达到574.8km/h,创下了有轨铁路列车行驶的世界纪录。
   自以日本新干线 法国TGA为代表的高速铁道投入运营以来,高速铁路以安全可靠、技术创新、优质服务等特色为铁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高速铁路的成功,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的速度不小于250Km/h的高速铁路总长达8000Km以上,拥有高速铁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英国、韩国 日本、中国内地和台湾。
   在亚洲,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当时最高运行速度为240Km/h,使东京到大阪的运行时间从6h30min缩短到3h。日本接着又相继修建了山阳、东北、上越、北陆、山形、秋田等新干线,形成了纵贯日本国土的新干线网络,被誉为“经济腾飞的脊梁”,并有新建新干线和改造既有线的计划。2004年4月1日,韩国汉城-釜山的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最高运行时速300Km/h。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的高速铁路已投入运营。印度也在开展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欧洲高速铁路建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规划,根据这个规划,2020年将形成以一个新建高速铁路10000Km,改造既有线15000Km,遍及欧洲并连接主要国家首都的高速铁路网。欧洲是目前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最多的地区。截止2002年末,欧洲高速铁路已有3260Km投入运营。
   法国1981年开通了TGA东南线,1989年开通了TGA大西洋线,1993年开通了TGA北方线,1994年开通TGA东南延伸线,1996年开通了TGA巴黎地区联络线,2001年6月,TGA地中海线开通运营,完成了纵贯法国的高速铁路干线。
   在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铁路和曼海姆-斯图加特铁路于1991年投入运营,运营速度为280Km/h。此后汉诺威-柏林铁路于1998年投入运营。2002年8月,德国科隆-法兰克福高速线开通,是德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在这条线上运行的第三代ICE3型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330Km/h,允许列车晚点时刻车在此速度上赶点运行。2003年,德国联邦交通网计划确定修建连接南北的柏林-慕尼黑的高速线,现正在修建中。
   意大利1987年初将列车速度提高到250Km/h,同时意大利已制定了一项高速铁路长期发展计划,将用2条高速线构成T字型、全长1300Km的高速铁路骨架。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国正在建设高速铁路。除了西欧各国正在建设高速铁路网外,东欧、南部欧洲等国也在积极进行既有线基础设施提速改造。
   如今,一贯比较重视发展航空和公路运输的美国也开始拟订高速铁路建设计划。
澳大利亚铁路重载闻名于世,近年来也委托TMG公司对墨尔本-布里斯班东海岸铁路的轮轨高速进行论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开始重视提高旅客列车的速度。2002年秦沈客运专线铁路最高试验速度达到了321.5km/h,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最高试验速度达到了394.3km/h,2009年12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跑出394.2km/h,创造了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图1-1为在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时速350km“和谐”号动车组。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第2章 高速铁路技术概况 4
2.1 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4
2.2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7
2.2.1 高速铁路路基 7
2.2.2 高速铁路桥梁 10
2.2.3 高速铁路隧道 12
2.2.4 高速铁路轨道 13
2.2.5 高速铁路信号与通信 15
2.2.6 高速列车 16
2.3 高速铁路经济优势 17
2.4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 18
第3章 无砟轨道选型 21
3.1 无砟轨道概述 21
3.1.1 无砟轨道主要技术条件 21
3.1.2 世界各国无砟轨道的发展历程 24
3.1.3 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28
3.2 国外无砟轨道类型及特点 30
3.2.1 博格板式无砟轨道 30
3.2.2 雷达型无砟轨道 35
3.2.3 日本板式无砟轨道 40
3.2.4 弹性支承块型(LVT)无砟轨道 42
3.2.5 旭普林型无砟轨道 44
3.2.6 其他类型无砟轨道 45
3.3 我国无砟轨道主要类型 48
3.3.1 板式无砟轨道轨道 48
3.3.2 双式无砟轨道 50
3.3.3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51
3.4 适合中国国情和路情的无砟轨道轨道主要类型 52
第4章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55
4.1 无砟轨道发展概况 55
4.2 系统技术的构成 56
4.3 系统技术的主要特点 58
4.4 主要施工工艺法 59
4.4.1 板厂概况 59
4.4.2 重难点工程介绍 59
4.4.3 轨道板混凝土材料选定及其灌注工艺 60
4.5 轨道板铺设工艺 62
第5章 结束语 70
参考文献 71
致 谢 72
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