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园洋房主体结构的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具有独特性。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流程管理与时间管理,提升主体结构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基于此,首先对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的工程特点分析。其次,分析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要点。最后从具体的设计方案入手,分析花园洋房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 

  关键词: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花园洋房通常为独立式建筑,整个建筑的主体结构层高比较低,挑空比较高,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本文以上海市s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实际工程施工方案为例,对花园洋房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一、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对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材料的质量要求、绿色环保要求、工程施工周期要求,都要高于一般建筑的施工标准。因而,主体结构设计人员,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做好工程概预算,并运用新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提高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S工程的花园房主体结构设计人员,采用钢结构的主体架构方式,运用多层模板技术,对整个花园洋房的6层建筑主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二、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要点 

  在s花园洋房工程施工的计划当中,6层建筑每一层主体结构施工时间约为七天。从这个角度来看,s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因而,在主体结构的工程方案设计过程当中,技术人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根据每一层不同的层级结构,制定具体的差异化模板配置方式。综合建筑工程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资源、人员资源、技术资源,将模板的周转次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s花园洋房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来看,这个周转次数为1.5次。在这样的技术要求下,工人进行施工操作的难度比较低,模板的消耗量比较合理。 

  第二,由于s花园洋房工程施工结构比较复杂,因而,技术人员要在增加模板的过程当中,每一层和每个单元都要设置施工缝。技术人员要在施工缝方案制定之后,进行初次施工检验,衡量施工缝设计的合理性,保障花园洋房的主体结构设计强度,可以达到工程质量要求。 

  第三,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人员,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与经济性原则,最大程度的节约施工的材料,并掌握好花园洋房主体结构的施工特点,按照镜像施工关系,处理好不同主体结构施工之间的衔接过程,从而减少施工模板的周转次数,提高现场流水施工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案设计 

  上海市s花园洋房共有12栋建筑,每栋建筑的层数为6层,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每栋建筑的户型差别都比较大,具有“层层跃、层层变”的建筑结构特点。S花园洋房的建筑工程分两批开工,第一批开工建设6栋,第二批开工建设6栋,主要的施工方式为平行施工。 

  S工程的建筑工程合同要求,结构封顶工期为120天,工程的设计管理人员,要在基础结构管理的工作基础上,完成现场勘察工作、基础开挖工作,并要将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控制在30天之内。 

  在剩下的90天里,S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人员,可以对主体架构进行优化设计与具体施工。从s工程的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层数来看,留给施工人员进行每层施工的时间大概为15天。因而,建筑设计人员将整栋花园洋房排布为3列,每列4栋。将相邻洋房的单元,设计为镜像对称关系,对整个主体结构的施工流程进行优化。 

  (一)统计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的材料损耗 

  S花园洋房的主体结构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之前,仔细的参考了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当中的要求,并根据工程预算的具体参数,对整个主体结构的施工要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科学分析。 

  例如,主体结构施工人员对第一批6栋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过程当中的模板损耗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1)第一批6栋模板损耗,频数为10次,占总数的55.56%。(2)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模版损耗的频数为4,占总数的22.22%,累计损耗品率为77.78%。(3)由于模板破损较多,对工程模板造成损耗的频数为2,占比为11.12%,累计频率为88.89%。(4)由于施工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模板损耗频数为1,占总数的5.55%,累积频率为94.44%。(5)由于施工技術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模板损耗问题,频数为1,占总数的5.55%,累计频率为100%[2]。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工程主体结构施工人员确定了最终的施工方案。 

  (二)进行充分的主体结构工程准备 

  1、施工准备 

  首先,在花园洋房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材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仔细核对了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当中的混凝土材料型号、水泥砂浆型号以及水灰比参数。 

  其次,施工人员通过现场监理,核对了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各种施工设备的进场时间,对主体结构施工工程的流程进行了优化管理。 

  最后,施工人员对主体结构施工现场的风险源进行了排查。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用电风险、高空坠落风险、材料风险等等,并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安全交底。 

  2、技术准备 

  一方面,s花园洋房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运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对整个主体结构的地基进行了加固。在具体施工之前,重新核查了工程方给出的勘察报告,并对主体结构施工的地质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 

  另一方面,S花园洋房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对工人进行了充分的技术交底,保障每一个工人都可以充分了解到施工计划的工程目标。 

  (三)降低模板制作的损耗 

  S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采用三线监理控制办法,对花园洋房的一期工程6栋建筑的轴线,进行了优化控制。对脚手架位置、起重机位置、升降机位置,进行了合理的测算,避免由于设备的位置问题,影响最终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并将整个轴线监理控制的数据,传送到现场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各个控制点,畅通了上下层传递的连续性。 

  除此之外,S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人员,对整个施工的轴线进行了标高线控制。在一期工程的6栋建筑的每一个施工层,都预留了,3个洞口。其中2个洞口作为引测孔,另1个洞口作为标高线孔。 

  技术人员采用垂直度控制的办法,对6栋建筑所使用的模板垂直程度进行测量,并在两个边角柱上安装模板,减少了模板周转的次数,并保障模板周转过程当中的环境控制精确程度[3]。 

  (四)加强对花园洋房主体施工的工程管理 

  管理者要优化人员、资源、设备资源和材料资源的整合工作,减少施工过程当中的运管故障率,及时排查现场施工过程当中的老化设备,提高材料使用的精准程度。检查施工过程当中,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周边土体的隆起情况。应用最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发现施工过程当中的工艺缺陷。加重对主体结构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处罚,减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当中的违章作业情况,检查现场施工人员的从业资质,对工人进行充分的技术培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花园洋房主体结构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整个施工流程的管理。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花园洋房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有助于施工人员从问题的角度出发,看待目前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进步与设备进步。因而,我们要重视应用新技术与新设备,提升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孝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73-75. 

  [2]陈剑松,单志伟,张远华.客厅挑空大开洞洋房住宅超限结构抗震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5(04):122-123. 

  [3]黄林,李书琦.花园洋房主体结构栋间流水施工[J].重庆建筑,2012,11(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