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安全性及舒适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近年来,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屡屡发生,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甚至带来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调查分析得知,由于种种的原因致使公路工程地基路面沉降,出现不平整路面,使行使车辆得不到保障。因此,沉降段的施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重视。

2.工程概况

  某段高速公路起于K30+300止于K39+500,施工路段总长为9.2km。公路工程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荷载等级I级,规划路段行车速度为80km/h;整体式路基宽26.4米、分离式路基宽14.19米;隧道建筑限界:净宽2×10.23米;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通过分析研究,此段路基和桥梁按常规设计进行施工,由于此路基需要进行由上至下分层开挖,对于不能进行机械施工的部位应安排人工作业,边坡部位通过光面爆破实行施工,从而确保边坡稳定性。经过分析和勘察沉降原因,得知与此路段相邻的水管发生断裂,因水压冲击力,造成了K37+300 下部的块石层以及外侧的填土层等层面受到冲刷,从而引起路基下沉。经工程部研究后,对此工程沉降路段施工采用双液压力注浆处理方案。

3 公路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艺

  3.1 合理布置注浆孔

  经过勘察后对设计K37+300 桥梁引道地段周边进行布置,在距离轴线3.6~4.6m 处的外侧进行布置注浆孔,采用φ110mm 的钻头进行施工,达到老土层后把钻头更换φ90mm钻头继续施工直到终孔。根据由外到内的施工顺序,布置出4~5 排注浆孔,如出现限制可适当减少注浆孔数量,以梅花状进行排列,注浆孔的纵横间距1m×1m,对钻孔的深度要严格控制,大约为13.0m。布置内侧注浆孔时,应尽量斜向基础底面的延伸,与建筑物轴线的距离约1.5m 最为适宜。在此路段另两侧再各布置一排注浆孔,最好设定在钻孔钻入原状土3.5m,新注浆时应根据所注入量进行调整。

  3.2 成孔的施工工艺

  进行成孔工艺施工时,需要以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成孔需要采用钻探工艺进行,开孔口径φ110mm,终孔口径不小于φ90mm。进行内排成孔施工时,应进行倾斜施工顺序先外排后内排,内排孔需向墙体方向倾斜90~110mm,其他孔应铅直成孔。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进行清水钻入,从而保证孔壁的渗透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垮塌现象,需要利用套管进行保护,才能有效地保证成孔的清洁。进行注浆施工时,成孔的深度设计需要依照整个地质情况来调整,其深度不低于13m,保证成孔达到原状土层3m 的要求。对每个成孔进行标注,防止其施工时造成破坏。在注浆成孔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钻探水压力大加速地基下沉,应采用小压力水量进行钻入。

  3.3 注浆筛管以及止浆塞的施工工艺

  为了达到最佳施工效果,注浆筛管需要采用φ25mm镀锌管或者PPR 管。并且在筛管底部2m 处交错钻出4 排4mm的小孔,然后再把底部密封。成孔工程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下入注浆筛管施工,确保筛管上部与套管连接,下部与孔底部相离0.2m,再下入1根长2m 的通气管。通过注浆管注入掺拌适量水玻璃的水泥砂浆后进行捣实施工,并且要控制在地面1.8m 以下,具有一定强度后可以开始注浆,从而确保注浆施工后止浆塞具有较强密封性。如需要进行布置套管的注浆孔,套管应布置于建筑物基础以下,并且一定要在套管周围利用素混凝土进行密封。

4 双液配置工艺以及注浆工艺

  4.1 双液配置工艺及配置比例

  如图1 所示,本工程中所采用的双液配置,其配置的质量优劣影响到注浆质量,在配置过程中一定要依照相关操作规程,结合设计原理进行配置。双液中所需的水玻璃包括膨胀剂的掺入量,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后达到最佳效果方可进行配置。双液制浆配比例为:水泥∶水∶水玻璃=1∶0.5∶0.005,(其中所需膨胀剂须经试验后方能确定,正常为8%YL-UEA 膨胀剂)。需要采用普硅水泥、符合要求的清水、水玻璃、YL-UEA 膨胀剂,并且对于现场状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制浆的成浆效果。

  图1 泥浆循环系统简单示意图

  进行配制时,首先在搅浆桶内加入一定量的清水,利用搅浆机注入水泥按测验结果加入适量的膨胀剂,进行搅拌5min。搅拌的浆料通过筛滤转入储浆桶中备用。在进行注浆前加入速凝剂,为了避免堵塞现象,需迅速搅拌1min 方可注浆。浆液的配制设备,可以使用直径和高分别为1m 的桶进行制浆,每次制浆量为0.6m3,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配置,通常为0.7m 清水∶5 包水泥∶20kg 膨胀剂进行配置,并进行充分搅拌。

  4.2 注浆施工工艺

  此项工艺进行施工的设备应采用活塞式水泵,利用单管或双管注浆法,注意注浆时的顺序需要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施工时,需要保证钻孔的清洁,采用高压胶管连接孔内长注浆筛管及注浆机,将搅制好的水泥浆泵入注浆孔内。注入水泥桨后,等通气管内少量的水泥浆液流出时及时密封通气管。水泥浆液可以通过压力作用通过筛眼喷出渗入土层中。进行注入时,需要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操作手册,当注浆机压力表上升时注浆压力地控制需要从小到大,水泥浆由稀至浓的原则。

  注浆压力达到2~2.5MPa时应保持20min 换压和回压时间方可结束长筛管的注浆,随后即可封堵长注浆筛管,连接好短注浆筛管,按长注浆筛管注入法进行回填土层中的压力注浆(PS:注浆压力视按照施工情况进行调整,正常工艺需要控制在1.5~2.5MPa,重点部位需要3.0MPa)。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注浆孔上部回填土松散冒浆的情况,应停止注浆1~2h,原注入水泥浆达到初凝状态时方可进行二次压浆。进行内排倾斜的注浆孔注浆施工时,需要采用大泵压浓浆液持续进行,注浆施工完成后水泥浆达到初凝状态时可以拔出孔内套管和筛管,节省材料成本,可以循环使用。

  4.3 注浆深度以及效果检测

  本工程施工设计,注浆深度为4~13m,注浆成孔套管低于至地面以下4m,注浆管筛孔亦留4m 不钻孔。不同地质特征实行不同的设计,此工艺可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注浆效果的检测,需要在施工完成某区域后,针对3~5个注浆点抽芯检查。测试通过注浆处理工艺后,地基土层胶结情况包括整个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评测,然后对于进行抽芯的检测孔需要进行注浆封孔。整体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全面地结合沉降观测等资料综合全面评估。

5.结语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公路工程的建设,在对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合理的配置人员,采用科学的、先进的、针对性的施工方法,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使公路结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提升,最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