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增强抵御旱灾的能力,七十七团紧紧围绕“农业强团”做文章,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倡导滴灌灌溉,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十大民生工程”。2015年七十七团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力度,目前正在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利用国家项目资金600余万元,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投资建设,可满足该团1万亩的农田灌溉面积。尽管近些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七团农田水利工程不断建设,提高了灌溉质量,但是在工程后期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率,值得我们深思,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 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体制不顺畅,职工群众参与程度较低 

  广大职工群众是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和职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切实体现职工群众意愿,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是保证团场水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在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程度较低,职工自身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过去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都是由国家和兵团出资,职工群众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这就导致了职工群众对团场小型水利工程不关心,有时还会出现破坏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团场各项事业不断深化改革,团场小型水利工程权属问题难以明确,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和职工群众的联系性逐渐降低,职工群众不主动参与到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决策中。 

  1.2 管理机构内部机制混乱,服务质量低下 

  现阶段,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内部管理体系比较混乱,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机构重复设置,不科学运行等问题,导致了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后管理质量较差,服务不到位,不能照顾到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建议。很多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存在只管使用,忽视管理的现象,很多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因为维护不到位老化严重,在灌溉过程中中途跑水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职工的灌溉质量,大量水资源浪费。 

  1.3 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效率 

  最近几年,七十七团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趋势就对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管理队伍中存在着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等现象。由于整个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一直难以提升。在基层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中,工作人员薪资待遇较差,严重挫伤了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给团场小型水利工程高效管理带来严重的阻碍。 

2 提升团场小型水利工程职工参与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宣传教育,培养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直接为农业服务,受惠主体是广大职工群众,职工群众应该珍惜和爱护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农业部门和水利部门应该强化对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的进行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群众对保护和管理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认识,增强职工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效率。 

  2.2 进一步明确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权属问题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团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好团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归属问题,落实管理维护义务,充分发挥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因地制宜,积极建设职工群众用水协会、股份制合作组织、承包、租赁和村集体管理等多种灵活的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到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 

  2.3 健全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机制,其属于一个新兴事物,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为了保证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这种模式能够长时间运行下去,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参与机制,完善相关合同档案制度,确保职工参与机制的合理和完善。 

  2.4 及时出台职工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激励政策 

  首先,国家和兵团应该从财政中拿出专项资助金强化对团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对现有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维护和改造,进一步发挥好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的各项效益;其次,立法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职工群众参与团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和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吸引职工群众参与进来,是保证团场小型水利工程能够发挥正常效益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