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某广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5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5-08-17 22:52:4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93 MB
  • 资料分类:电气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2.2.1系统概况
本建筑物裙房的首层、二层教育馆采用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散流器上送风,回风由设在吊顶上的条缝形回风口和侧墙下部的单层百叶回风口集中回至回风干管。
五层报告厅采用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风口选用旋流风口顶送,风口在冬夏季可调节不同的角度,回风由设在舞台下的回风口集中回至空调机房回风干管,排风由屋顶风机排至室外。该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
主楼首层至十五层、裙房餐厅及活动大厅等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卧式安装于吊顶内,经送风散流器送至室内。
所有外墙上的新、排风百叶均采用防雨型,并内衬防虫网。
主楼卫生间、会议室机房等的排风通过设在吊顶内的排气扇和屋顶上的排风机排至室外。裙房卫生间淋浴设有吊顶式排气扇。厨房设有独立的排风系统,并设一台新风机组为厨房补风。主楼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楼梯间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机设在顶层屋面上,防烟楼梯间每隔两层设一个自垂百叶加压送风口,前室每层设一个PSK-OZYSDW型多叶送风口,与加压送风机联锁,由消防控制中心进行控制。排烟防火阀为PYFH-OZYSDW型,防火阀为FYH-OZSDW型。
地下室设备用房设机械通风系统,排风系统同时兼作机械排风系统。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系统兼作机械排烟系统,支管上装有电动阀,着火时关闭相应的电动阀。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系统。排风机入口处设280℃排烟防火阀。
空调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新风机房和空调机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道上;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及楼板处均设置防火阀,动作温度为70℃。
锅炉房内设事故排风机,排风机为防爆风机,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联动。
2.2.2空调水系统概况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各层水平干管为同程式。供至群房的供回主立管为异程式,供至十五层的主立管为同程式,各层回水水平干管与主立管连接处的阀门采用手动平衡阀。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凝结水管接至机房地漏,风机盘管凝结水管排至各凝结水立管,由建筑专业、水专业配和接至地下室集水坑、室外屋面或室外检查井。凝结水管坡度不小于0.006。水系统最大压力1.1MPa,水泵应采用机械承封。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回水支管上设SM-C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空调机组依回风温度调节水量,新风机组依送风温度调节水量。每台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表冷器均设SMPA-100湿膜加湿器,独立安装。在出风管上设湿度传感器一个,控制加湿器的加湿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设有防冻装置,机组进、出水管上设压力表、温度计。
十四、十五层通讯机房及调度中心按使用要求设机房专用加湿器,由室内给水供水,排水管接至卫生间及新风机房排水管道
2.2.3空调风、通风及防排烟管材
本工程空调风管采用超强复合消声风道,机房内空调风管、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
2.2.4空调水管材
空调水管DN≥4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DN≤32时采用镀锌钢管,丝接。
2.2.5保温
①镀锌钢板风管做保温,保温材料为带加筋铝箔离心玻璃棉板,厚度为30mm,保温层施工应密实,与风管之间不留间隙。
②空调水管采用加筋铝箔离心玻璃保温管壳,管径<DN150,厚度为40㎜;DN≥150,厚度为50㎜;阀门保温厚度为30㎜。

第3节 制冷机房及锅炉房系统

2.3.1系统概况
本工程制冷机房位于地下一层,夏季总冷负荷为3070KW,制冷机组选用双机头螺杆冷水机组两台,单台制冷量为1613KW。供水温度为7/12℃。设冷冻水循环泵三台,其中两用一备。系统定压及补水方式采用变频定压装置。
本工程热源为燃气锅炉,锅炉房设于地下一层,冬季采暖热负荷为2233KW,选用三台常压燃气热水锅炉,单台供热量为1163KW,供回水温度为95~70℃,分别通过换热机组供给空调及生活热水使用,空调热水温度为60~50℃,锅炉补水采用软化水。烟囱采用5㎜厚钢板制作,内外刷耐热漆两道再作保温,保温材料采用60㎜稀土保温材料,外抹面漆一道。
制冷机组进出水管上均安装软连接、阀门、压力表,进水管上应安装Y型过滤器。
补水箱采用4㎜厚钢板制作,水箱内外表面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水箱内表面再刷汽包漆两遍,水箱外表面再刷油性调和漆两遍,水箱底部刷沥青漆两遍。水箱上安装液位计。
2.3.2保温
采用加筋铝箔离心玻璃保温管壳,管径<DN150,厚度为40㎜;DN≥150,厚度为50㎜;分集水器保温厚度为50㎜;阀门保温厚度为30㎜。

第4节 给水及排水系统特点

2.4.1给水系统
本工程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由城市自来水管网直接供给;地上三层至十五层,由地下水泵房内的高区变频给水泵供水,工作压力为0.8~0.85MPa,三层至七层为减压后供水区域。
本工程热水由地下室燃气锅炉供水,并设低区换热机组1台,高区换热机组1台,三层至七层为减压后供水区域。一层、二层不供热水。
管材采用塑钢管。
2.4.2污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重力流汇合后排放,地下污水经污水泵提升后排入市政管道。
污水管1.00m以上部分采用降噪声PVC-U管,粘接;1.0m以下部分采用离心排水铸铁管,柔性连接。压力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
2.4.3冷却循环水系统
本工程冷却循环水量为800m3/h,冷却塔置于裙房屋顶上,循环水泵设在地下室内机房内。
采用焊接钢管,焊接。
2.4.4保温
1、给水管道
①吊顶内的给水管采用40㎜厚阻燃橡塑海绵防结露。热水管保温采用厚度为40㎜的阻燃橡塑海绵,外缠玻璃丝布两道,刷调和漆两遍。
②水箱及换热设备的保温材料为岩棉板,厚度为40㎜,外缠玻璃布两道。
2、排水管道
在坡道顶板下敷设的排水管均作做保温,保温材料采用40㎜厚岩棉板,外缠玻璃丝布两道。

3、冷却循环水管道
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毡保温,保温层厚度DN≤200为60㎜,DN250~300为80㎜,外缠玻璃布带。

第5节 电气系统

1、设计依据
(1)国内现行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2)机电系统设计报告;
(3)国际电气技术委员会标准;
(4)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电力装置规例;
(5)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学会照明法规。
2、设计范围
(1)照明配电系统;
(2)动力配电系统;
(3)防雷及接地系统。
3、供配电系统
(1) 供电电源:本建筑供电电源是由总市政电网引来的两路10KV电源提供的,至地下一层变电所。
(2)低压配电非一级(消防)用电回路均带分励脱扣。两路电源同时工作,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自动投入,保证消防负荷的供电。22#柜另预留进线端子。
(3)由变压器至低压开关柜采用型号为BICC-M.M-2500A低压封闭母线槽。24#柜至25#柜采用型号为BICC-M.M-2500A低压封闭母线槽。
(4)各电力配电柜除标注者外,均选用XL-31落地柜。电力箱选用JX(F)型。落地柜均安装在10#槽钢底座上。
(5)所用金属线槽均为防火型,电气竖井内为梯形桥架(宽度为600毫米两个)。
(6)本工程配电导线选用铜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电线。有配电室引出的所有干线电缆,水平敷设部分采用电缆桥架沿墙或顶板敷设引至首层竖井,从竖井垂直引上至各层用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桥架为镀锌型。地上部分由配电箱或电缆桥架引出的所有支线均穿钢管敷设。
4、照明系统
(1)灯具选型:疏散照明分出口指示和疏散指示,均采用带蓄电池荧光灯,蓄电池容量按30分钟时间供电计。灯具采用吸顶式出口应急灯,单面显示层数应急灯,嵌入式应急灯,吸顶显示出口应急灯。
双管日光灯采用HGD240-14-2X36W型;嵌入式方形日光灯采用HGS-320-22-3X18W型;高天井投光灯采用CB-17501-MH100-100WMH型;弯灯采用DC1-E60-60W型;其余灯具为普通型
(2)插座均带安全门保护,除个别外,一般距地0.3米安装。开关距地1.4米安装,卫生间、操作间插座为防水型,距地1.8米安装
(3)线路敷设:消防设备加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及事故照明等选用云母绝缘耐火电缆NH-YJV(TP)0.6/1KV,一般配电电缆选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ZR-YJV(TP)-0.6/1KV型。
照明线路未标注者导线均为ZR-BV-500V-3X2.5mm2。照明支线穿管规格:2X2.5穿TC16钢管;3X2.5穿TC20;4~6X2.5穿TC25;7,8X2.5穿TC32。吊顶内明敷设,其余暗敷设。(其中TC为扣压式薄壁电线管)
照明、电力干线选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ZR-YJV-1KV,干线电缆沿阻燃槽式电缆桥架敷设。
(4)凡需要二次装修的房间,本次施工只预留照明配电箱,配电箱的出线预留TC25钢管,管的出口距顶0.3米,预留管数量根据照明箱出线回路的数量确定,一根TC管最多可穿6根2.5 mm2导线。
5、防雷与接地
(1)本建筑属民用二类防雷建筑物。
(2)在建筑物屋顶设有避雷装置,在一些重点部位设避雷针保护。利用建筑物混凝土柱内双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结构柱下基础桩内双主筋(每根柱下连接桩数量不少于4根,柱下主筋少于4根时全数利用),基础底板内上下两层双主筋及地连墙内双主筋作接地极,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3)各电气竖井、消防控制室、电话机房等均通过结构柱或剪力墙内双主筋作接地引下线接至共用接地体,所有防雷引下线、接地引下线、预埋件及接地极间均作可靠电气连接。
(4)为防侧雷击和等电位联结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筑物内的钢筋互相连接;
②将30米及以上部分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门窗预埋铁与防雷装置连接。
③将建筑物内各竖向金属管道及金属物每三层与圈梁的钢筋连接一次,此圈梁的钢筋与防雷引下线连通。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内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④ 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及管道与避雷带作可靠电气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