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彩票

变电所及供配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3-29 11:09:3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5 KB
  • 资料分类:电气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ytfsxh.com
2.2工程主要内容及实物量
   1)、更新永2排涝站、芳6转油注水站,芳507转油站老化低压配电柜34面,及配套电力电缆,控制电缆。
   2)、改造不合格的防雷接地装置400组。
   3)、对计量间,转油站损坏的避雷带、避雷针更新,安装避雷针杆40基,避雷带2100米。
   4)、对跨林带的供电线路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柱绝缘护套400组。
   5)、更新变电所及供电线路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柱绝缘护套400组。
   6)、改造不合格的高压避雷器400组。
   7)、更新线路中老化绝缘子12000只。
   8)、升一联、永一联、宋一联常遭雷击的自控仪表系统安装防雷浪涌保护器60个,接地。
2.3工程特点分析
  地区资源情况:因本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施工线路比较长,很不集中,施工用水电非常困难,固采用通勤的方式,施工暂时设在单位驻地。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采用汽车运输,直达现场。
3、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3.1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合理组织施工,采取先地下、后地上施工顺序。在计划
安排上,保材料、保设备、保投产。管沟开挖工程要提前插入,以缩短工期,确保按期投产。在施工方法上,抓施工准备、抓设备、抓外委构件的配套进场。在措施上,认真审图,技术管理工作超前,生产管理动态控制。为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认真组织交叉平行流水,为连续施工创造条件。
㈠施工组织和任务划分
本工程项目均由本工程处负责施工,本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管理工作,成立质量保证机构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3.2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接地装置安装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人工接地体制作→接地体→接地干线
施工要点
1 定位放线
   1 按设计规定防雷装置接地体的位置进行放线。沿接地体的线路,开挖接地体沟,以便打入接地体和敷设接地干线。因为地层表面层容易受冻,冻土层会使接地电阻增大,且地表层易扰动被挖,而至损坏接地装置,所以接地装置应埋置于地表层以下,接地体还应埋设在土层电阻率较低和人们不常到达的地方。
   2 接地装置的位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不小于3m;当小于3m时,为降低跨步电压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水平接地体局部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m,并应局部包以绝缘物(50~80mm厚的沥青层)。
   2) 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敷设沥青层时,其基底必须用碎石夯实。
   3) 接地体上部装设用圆钢或扁钢焊成的500mm×500mm的网格压网,其边缘距接地体不得小于2.5m。
   4) 采用“帽檐式”的压带做法。挖接地体沟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标高,对接地装置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根据划出的线路从自然地面开始,挖掘上底宽600mm,深900mm,下底宽400mm的沟。沟要挖得平直、深浅一致,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干净。挖沟时如附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距离不宜小于2m。
2 人工接地体制作
   1 垂直接地体的加工制作:制作垂直接地体材料一般采用镀锌钢管DN50、镀锌角钢L50×50×5或镀锌圆钢φ20,长度不应小于2.5m,端部锯成斜口或锻造成锥形,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尖点应保持在角钢的角脊线上并使斜边对称制成接地体。
   2 水平接地体的加工制作:一般使用-40mm×40mm×4mm的镀锌扁钢。
   3 铜接地体常用900mm×900mm×1.5mm的铜板制作:
   1) 在铜接地板上打孔,用单股φ1.3mm~φ2.5mm铜线将铜接地线(绞线)绑扎在铜板上,在铜绞线两侧用气焊焊接。
   2) 在铜接地板上打孔,将铜接地绞线分开拉直,搪锡后分四处用单股φ1.3mm~φ2.5mm铜线绑扎在铜板上,用锡逐根与铜板焊好。
   3) 将铜接地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部与铜端子以及与铜接地板的接触面处搪锡,用φ5mm×6mm的铜铆钉将端子与铜板铆紧,在接线端子周围进行锡焊。铜端子规格为-30mm×1.5mm,长度为750mm 。
   4) 使用-25mm×1.5mm的扁铜板与铜接地板进行铜焊固定。
3 人工接地体的安装
   1 垂直接地体的安装:将接地体放在沟的中心线上,用大锤将接地体打入地下,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间距不小于5m 。接地极与地面应保持垂直打入,然后将镀锌扁钢调直置入沟内,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焊焊接。扁钢应侧放而不可平放,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顶端100mm,焊接时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刷沥青漆做防腐处理,并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的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高度,以待使用。
   2 水平接地体的安装:水平接地体多用于绕建筑四周的联合接地。安装时应将扁钢侧放敷设在地沟内(不应平放),顶部埋设深度距地面不小于0.6m。
   3 铜板接地体应垂直安装,顶部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0.6m,接地极间的距离不小于 5m 。
4 自然接地体安装
   1 利用钢筋混凝土桩基基础做接地体: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或者剪力墙内钢筋做引下线)位置处,将桩基础的抛头钢筋与承台梁主筋焊接,再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或剪力墙)中钢筋焊接。如果每一组桩基多于4根时,只须连接四角桩基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体。
   2 利用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做接地体
   1) 利用无防水层底板的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做接地时,将利用作为防雷引下线符合规定的柱主筋与底板的钢筋进行焊接连接。
   2) 利用有防水层板式基础的钢筋做接地体时,将符合规格和数量的可以用来做防雷引下线的柱内钢筋,在室外自然地面以下的适当位置处,利用预埋连接板与外引的φ12mm镀锌圆钢或-40mm×40mm的镀锌扁钢相焊接做连接线。同有防水层的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的接地装置连接。
   3 利用独立柱基础、箱形基础做接地体
   1) 利用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及箱形基础做接体,将用作防雷引下线的现浇混凝土柱内符合要求的主筋,与基础底层钢筋网做焊接连接。
   2)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如有防水层时,应将予埋的铁件和引下线连接应跨越防水层将柱内的引下线钢筋、垫层内的钢筋与接地线相焊接。
   4 利用钢柱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
   1) 仅有水平钢筋网的钢柱钢筋混凝土基础做接地时,每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有一个地脚螺栓通过连接导体(≥φ12mm钢筋或圆钢)与水平钢筋网进行焊接连接。地脚螺栓与连接导体与水平钢筋网的搭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 6mm,并应在钢桩就位后,将地脚螺栓及螺母和钢柱焊为一体。
   2) 有垂直和水平钢筋网的基础,垂直和水平钢筋网的连接,应将与地脚螺栓相连接一根垂直钢筋焊到水平钢筋网上,当不能焊接时,采用≥φ12mm钢筋或圆钢跨接焊接。如果四根垂直主筋能接触到水平钢筋网时,将垂直的四根钢筋与水平钢筋网进行绑扎连接。
   3) 当钢柱钢筋混凝土基础底部有柱基时,宜将每一桩基的一根主筋同承台钢筋焊接。
   5 钢筋混凝土杯型基础预制柱做接地体
   1) 当仅有水平钢筋的杯型基础做接地体时,将连接导体(即连接基础内水平钢筋网与预制混凝土柱预埋连接板的钢筋或圆钢)引出位置是在杯口一角的附近,与预制混凝土柱上的预埋连接板位置相对应,连接导体与水平钢筋网采用焊接。连接导体与柱上预埋件连接也应焊接,立柱后,将连接导体与L63mm×63mm×5mm长100mm的柱内预埋连接板焊接后,将其与土壤接触的外露部分用1:3水泥砂浆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2) 当有垂直和水平钢筋网的杯型基础做接地体时,与连接导体相连接的垂直钢筋,应与水平钢筋相焊接。如不能焊接时,采用不小于φ10mm的钢筋或圆钢跨接焊。如果四根垂直主筋都能接触到水平钢筋网时,应将其绑扎连接。
   3) 连接导体外露部分应做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50mm。当杯形钢筋混凝土基础底下有桩基时,宜将每一根桩基的一根主筋同承台梁钢筋焊接。如不能直接焊接时,可用连接导体进行连接。
5 接地干线安装
   接地干线(即接地母线)从引下线断线卡至接地体和连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接地干线一般使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制作。接地干线分为室内和室外连接两种。室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般敷设在沟内。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敷,但部分设备连接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具体的安装方法如下:
   1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
   1)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定位放线,挖土。
   2) 将接地干线进行调直、测位、打眼、煨弯,并将断接卡子及接线端子装好。然后将扁钢放入地沟内,扁钢应保持侧放,依次将扁钢在距接地体顶端大于50mm处与接地体用电焊焊接。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将扁钢弯成弧形(或三角形)与接地钢管(或角钢)进行焊接。敷设完毕经隐蔽验收后,进行回填并压实。
   2 室内接地干线敷设
   1) 室内接地线是供室内的电气设备接地使用,多数是明敷设,但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明敷设的接地线大多数敷设在墙壁上,或敷设在母线架和电缆的构架上。
   2) 保护套管埋设:在配合土建墙体及地面施工时,在设计要求的位置上,预埋保护套管或预留出接地干线保护套管孔。护套管为方型套管,其规格应能保正接地干线顺利穿入。
   3) 接地支持件固定: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固定支持件无设计要求时距地面250mm~300mm的高度处固定支持件。支持件的间距必须均匀,水平直线部分为 0.5m~1.5m ,垂直部分 1.5m~3m,弯曲部分为0.3m~0.5m。固定支持件的方法有预埋固定钩或托板法、预留支架洞口后安装支架法、膨胀螺栓及射钉直接固定接地线法等。
   4) 接地线的敷设:将接地扁钢事先调直、打眼、煨弯加工后,将扁钢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将扁钢固定住,接地线距墙面间隙应为10mm~15mm,过墙时穿过保护套管,钢制套管必须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接地干线在连接处进行焊接,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规定。接地干线还应与建筑结构中预留钢筋连接。
   5) 接地干线经过建筑物的伸缩(或沉降)缝时,如采用焊接固定,应将接地干线在过伸缩(或沉降)缝的一段做成弧形,或用φ12mm圆钢弯出弧形与扁钢焊接,也可以在接地线断开处用50mm2裸铜软绞线连接。
   6) 为了连接临时接地线,在接地干线上需安装一些临时接地线柱(也称接地端子),临时接地线柱的安装,应根据接地干线的敷设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安装形式。常采用在接地干线上焊接镀锌锣栓做临时接地线柱法。
   7)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mm~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接地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接地标志。
   8) 室内接地干线与室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使用螺栓连接以便检测,接地干线穿过套管或洞口应用沥青丝麻或建筑密封膏堵死。
   9) 接地线与管道连接(等电位联结):接地线和给水管、排水管及其他输送非可燃体或非爆炸气体的金属管道连接时,应在靠近建筑物的进口处焊接。若接地线与管道不能直接焊接时,应用卡箍连接,卡箍的内表面应搪锡。应将管道的连接表面刮拭干净,安装完毕后涂沥青。管道上的水表、法兰阀门等处应用裸露铜线将其跨接。
   3 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
   1) 电气设备的外壳上一般都有专用接地螺丝。将接地线与接地螺丝的接触面擦净,至发出金属光泽,接地线端部挂上锡,并涂上中性凡士林油,然后接入螺丝并将螺帽拧紧。在有振动的地方,所有接地螺丝都必须加垫弹簧垫圈。接地线如为扁钢,其孔眼必须用机械钻孔,不得用气焊开孔。
   2) 电气设备如装在金属结构上面有可靠的金属接触时,接地线或接零线可直接焊在金属结构上。